自從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為年內開展的營改增設定了任務目標以來,據公開新聞顯示,他曾先后在5個不同的場合多次提及了這一話題,而核心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實施營改增后,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然而,去年7月1日環保產業開始實施增值稅新政后,眾多企業普遍的感受卻是稅負不減反增。為此,去年7月21日,E20環境平臺舉辦“第九期鏗鏘三人行”,聚焦財政部78號文,圍繞污水處理企業開征增值稅話題,邀請業內影響力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等50多人,展開深入探討并整理相關觀點。此后,該政策持續受熱議,共近50家企業通過E20環境平臺傳遞行業呼聲及建言,E20將這些企業聲音收集匯總,并在“十二五”水專項課題《水環境服務業稅收優惠方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78號文)的建議”報告,并遞呈發改委環資司、財政部經建司和環保部科技標準司,以及住建部城建司和國家稅務總局。促進政策完善和產業發展。
在過去的300天左右的時間里,環保企業試圖通過全國工商聯政策建議、E20環境平臺、行業聯合建言、人大常委會專題質詢,以及媒體喊話等方式,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改委、建設部和環保部等相關部委反映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看來卻并不是普遍現象。樓繼偉認為環保業增值稅新政實施后,總體來看企業并沒有過多地增加負擔。鑒于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企業已經市場化,因此需要增值稅鏈條完整,能夠抵扣,這是環保業必須實施營改增的根本原因。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稅收制度改革,營改增的初衷和結局都是朝著減少企業稅負的方向邁進,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營改增與各行業的磨合似乎才剛剛開始。
“一個巨大的利空”
2015年6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以下簡稱“78號文”)。文件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要對污水、垃圾、污泥處置勞務和再生水征收增值稅,前三者享受退稅比例70%,再生水退稅50%。
此前,污水、垃圾、污泥處置勞務和再生水一直實行免稅政策,“78號文”的出臺,意味著免稅政策被取消。
文件一出,立刻引發眾多環保企業擔憂。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表示,按照增值稅新政計算,他們企業當年的增值稅和所得稅凈增加額將達到2800萬元,“將是一個巨大的利空”。“污水處理一向是保本微利的行業,現在又加上增值稅,一大塊利潤就流掉了。”柏林水務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阿蕾也表示,環保行業要想往前發展,國家應該在政策層面給予支持。
不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專家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要把“78號文”放在完善增值稅制度,形成增值稅完整抵扣鏈條的大背景下來分析,它有利于促進環保產業的良性循環。如果依然延續免稅政策,企業就不能獲得進項發票進行抵扣,長遠看反而會制約污水處理企業的進一步市場化。
對此,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認為,政策出臺的初衷肯定是支持產業發展,但由于過去污水處理行業的交易結構和收費體系中大部分沒有算入增值稅的環節,使得增值稅新政加大了產業的負擔,打破了產業發展的均衡。
收益率再降2%
“78號文”出臺后,環保產業一直試圖通過各種途徑,建議主管部門對其進行調整。
2015年8月21日,環境商會發布《關于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行業增值稅政策的建議》。建議針對污水垃圾處理存量項目制定過渡期政策,降低污水垃圾處理增值稅稅率,明確返還時間,退還相關附加收費。同時,還應在污水垃圾處理行業全產業鏈完善營改增政策。
該建議顯示,2014年污水垃圾處理整體收益率一般僅為8%-10%,根據對2014年全國污水處理行業281家規模以上企業的財務分析,有57家出現虧損,占比20%,虧損金額達3.84億元。而實施增值稅新政后,污水垃圾處理行業整體收益率將再下降兩個百分點,意味著在原來微利的基礎上又減少了一部分利潤。
幾乎同時,E20環境平臺也聯合30余家環境企業發布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建議》,提出免征或低稅率征收增值稅、區分新老項目進行征收、明確“即征即退”的時間限定、即征即退的增值稅免征所得稅、增加政策實施緩沖期、出臺實施細則、啟動地方水價調價及補貼機制和完善處罰制度等8項建議。
2015年8月29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王毅也曾就此問題專門向樓繼偉詢問相關情況,財政部給出的解釋則是營改增是推進環保企業向市場化、專業化轉型的重要工具。“出臺這個政策的時候我們財稅兩家是經過廣泛的調研,也算了賬,總體上說財政可能會減收。”樓繼偉說,“目前有一些叫苦的,主要是市政單位,因為他們不專業化運作,沒有開增值稅發票的需求,直接就排掉了,而且長期享受免稅政策,這些單位目前對政策調整還不太適應。”
針對樓繼偉的回答,E20環境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表示,“78號文”實際并沒有起到樓繼偉所說“鼓勵市政設施運營的市場化轉型”的目的,污水處理企業一般都已跟政府簽訂了固定的價格,本次稅負調整后想從政府獲得價格補償非常困難。在PPP落地難的背景下,“78號文”將挫傷社會資本對政府契約精神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退稅返稅不及時
目前,“78號文”已經實施9個多月,有企業反映,部分地區存在“只征不返”或返稅不及時的現象。
今年1月,E20環境平臺發起“78號文增值稅收繳、返還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確有部分地區存在未返還或返還不及時的情況。例如,由于“78號文”的目錄對工業固廢列舉不全面,結果導致一些地方稅務機關對目錄中未列舉的工業固廢品類不予享受增值稅退稅70%的政策,使得企業最終實際稅負高達16.5%左右,成本大幅增加。
此外,也有部分城市的稅務工作人員由于對新的文件政策不熟悉,或是業務不熟練等原因,導致增值稅退稅70%返稅不及時,影響到了環保企業的現金流,以及項目的再投資。
“整體來講,中國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大約比實際成本低了10%,本來水價就沒到位,78號文實施后更是雪上加霜。”碧水源董秘何愿平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4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表示,增值稅對核算的要求很高,如果企業操作得規范,運用得好稅負就會下降;但如果企業仍是粗放式管理、不規范運作,稅負就不能保證一定是下降,因為該抵扣的不能享受到抵扣。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也表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經要求所有財稅干部幫助培訓企業的財務人員,理解好如何在新的增值稅機制之下申報納稅,以免出現誤解、誤判或者人為制造出一些稅負增加的情況。
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營改增作為深化財稅改革的“重頭戲”,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那么,5月1號營改增將全面推開,對產業將產生哪些影響?E20研究院將攜手畢馬威咨詢公司于4月底召開環保產業沙龍,圍繞營改增主題和財稅[2015]78號文等相關稅收政策,探討改革對產業的影響,敬請期待。
總部:江蘇歐立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國家高新區太湖東路9號
網址:www.hbgetai.com
傳真:0519-69891700
電話:0519-69893999 0519-69893998
分部:江蘇歐立可環保北京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豐管路44號莊怡公園內
分部:江蘇歐立可環保西安辦事處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玄武路宮園中央二期10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