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狀況十分嚴重,其治理污染,需要政府統領,需要企業施治,需要市場驅動以及公眾參與,政策、市場和企業是最重要的力量。本篇文章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產業政策及市場治理模式進行分析。
一、政策盤點
(1)完善法律法規和排放標準
2015年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以環境質量改善為主線,明確提出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提出了面向效果的環境治理,并規定了地方政府責任落實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轉向以質量改善為核心提供了法律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大氣污染防治法》將VOCs納入監測范圍,從法律層面為VOCs監測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排放標準體系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環保管理手段之一。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這是繼火電行業大幅提高排放標準后,國家部委首次針對其他燃煤工業鍋爐的環保提標改造措施。此外,其它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已陸續出臺,“大氣十條”對25項重點行業制定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要求今年已全部完成。
VOCs方面,目前國家已經頒布涉及VOCs排放標準共有14項,其中今年新頒布的有4項,同時還有18項標準正在制訂中。機動車排放標準方面,在國五標準基礎上加嚴30%的國六標準正在積極制定中,預計2016年底完成。地方層面,京六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已經發布,將是全球范圍內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2)強化責任落實
2015年政策更加注重環境治理責任的落實,上收環境監測權、嚴懲數據造假等舉措,趨向黨政領導干部追責制。最為突出的是新《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了大氣治理地方政府責任落實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表現出了對地方政府的嚴要求以及黨政同責,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監督。
監測權上收:8月發布《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明晰各級政府和企業生態環境監測事權與責任,地方各級環保部門相應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國家部門將分三步完成國家對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上收,真正實現“國家考核,國家監測”。上收監測事權也是將環境指標納入地方考核的前奏。
肅清數據造假:《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等政策,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價的處分措施做了明確的規定,嚴懲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此外,上半年環保部出臺的《2015年全國環境監察工作要點》、《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草案)》以及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等文件無一不體現了對環境治理責任的落實。
(3)加強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秉承新《環保法》強化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立法思路,新《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信息公開的表述有11處規定。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明確規定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活動,支持和鼓勵公眾對環境保護公共事務進行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
(4)加強聯防聯控
“大氣十條”強調區域共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京津冀與長三角區域先后建立了區域協作機制。今年,多部法律、政策均提出繼續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大氣法》要求推行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5月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5年重點工作》、9月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明確要求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
二、市場熱點
脫硫脫硝除塵市場
(1)近零排放開啟市場新增量
受國家重視發展較早,政策要求嚴格,電價補貼、價格稅費等機制相對完善,傳統的火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治理市場已較為成熟,市場逐步飽和。近兩年火電行業近零排放興起,并逐漸成為脫硫脫硝除塵市場新的增長點。
火電廠積極改造:目前神華已有超過20臺、總計1500萬千瓦的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神華全部燃煤火電機組將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大唐集團截至11月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6臺、1551萬千瓦,占全部煤電裝機容量的17.5%,在“十三五”期間還將安排161臺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預估投資165億元。
政策的支持和火電廠的積極,帶動了環保企業近零排放改造訂單不斷:永清環保今年獲得河北、新疆、內蒙古、陜西等多個污染物超低排放項目的建設運行;菲達環保已在江浙地區完成多項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在江西、湖北、安徽、山東等地布局;中電遠達簽訂內蒙、遼寧、貴州等地火電廠超低排放項目等。并且,隨著環境治理的壓力逐步顯現、行業競爭加劇,對環保企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多種污染綜合控制的協同治理成為需求,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將成為趨勢。
(2)非電燃煤工業鍋爐改造成為新的增長點
火電行業一直以來是大氣治理的重點,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等其它燃煤工業鍋爐排放量大、排放標準低、治理相對落后,雖然蘊藏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受制于政策和標準的不完善,市場空間尚未開啟。
2015年11月國家部委首次針對其他燃煤工業鍋爐的環保提標改造措施,提出到2018年將推廣高效鍋爐50萬蒸噸、淘汰落后燃煤鍋爐40萬蒸噸,完成節能改造40萬蒸噸的目標。在環保壓力倒逼下,燃煤工業鍋爐行業將迎來以燃煤清潔化、替代化為主要技術路線的節能減排革命,將催生數千億元的改造、運營市場。據相關機構測算,2015-2018年燃煤工業鍋爐改造市場高達4500億元,對應運營市場超過3750億元。
VOCs市場加速釋放
2016年,新大氣法將VOCs納入監測范圍、重點行業排污費開征以及地方政府對污染源企業VOCs補貼政策出現,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或將VOCs排放量納入主要環保指標。受益于法律重視程度增加、排污收費和補貼機制的激勵作用,VOCs行業迎來大爆發。據E20研究院統計,“十二五”末期VOCs市場規模將超過815億元,而“十三五”期間,其市場規模將超過1400億元,政策層面的努力帶動了VOCs市場的啟動。1400億市場聚集在監測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兩大領域。
VOCs監測市場包含常規監測和工業排放監測:常規監測方面,預計未來VOCs將成為全國各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常規監測指標之一,常規監測設備需求將達到10億元左右,并且隨監測密度加大需求有望提升。更大的監測市場在工業排放監測,估計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VOCs監測設備需求將超過600億元。
對于國內的監測設備企業來說,一方面引進國外設備,一方面加速推進國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促進國產設備市場化。并且,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第三方環境監測服務開始發展,龍頭環境監測企業已在VOCs監測服務領域有所布局,如先河環保、聚光科技、雪迪龍等。
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市場:由于VOCs控制技術復雜,不僅需要末端治理,甚至涉及整個生產過程的清潔化,對于生產企業來說難以自行解決,這就需要專業的第三方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對污染企業的排放環節進行識別,在此基礎上提出VOCs治理的綜合解決方案。若VOCs排污收費制度在全國范圍各行業全面施行,加上新環保法實施后監管的日益嚴格,眾多的VOCs排放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因此,第三方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市場也將快速釋放,有望撬動近800億產值。具有某一行業VOCs管控技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將獲得巨大商機,目前被關注的領先企業有聚光科技、上海漢潔等。
但是,由于目前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尚不完善,VOCs治理行業結構還不完善,企業進入VOCs治理市場的門檻較低,市場上存在低價競爭等現象,有些工程治理效果差、不能實現達標排放。VOCs治理市場迅速、健康發展,仍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規范管理、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
大氣監測市場快速增長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斷增強,空氣監測需求加大,帶動了整個大氣監測市場的快速釋放,包括大氣常規監測市場和污染源在線監測市場。
常規監測上,隨著國家環境空氣網絡“三步走”工作的提前完成,大氣常規監測市場已從增量市場轉到存量市場,省、市級建設計劃已近完成,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分散的縣級空氣站市場,成為大氣監測市場的延展。今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針對大氣污染的復雜性,建立各種“超級站”,對大氣污染的復雜過程進行精細化的測量,根據E20研究院測算,未來超級站的市場空間將達到20億元。
污染源監測方面,隨著工業污染源在線監測、空氣重金屬監測等在線監測市場逐步啟動,對監測設備前期投入及后期運維服務的需求加大,帶來市場的迅速擴容。據E20研究院統計,2014年污染源煙氣監測市場空間達到約45億元,未來每年保持10%~20%的增長。
商業模式上,隨著監測事權上收以及政府大力推進專業化服務采購,服務性監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多個領域將鼓勵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參與,社會資本進入環境監測市場的活力也將會進一步激發,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第三方監測是大勢所趨,設備生產廠商在監測服務領域的介入越來越深,基建、運維、監測儀器一體化漸成趨勢。
三、企業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及案例
第三方治理

第三方治理方面,隨著監管到位、執法趨嚴以及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的推行,帶來排污企業環境治理需求的增加,形成治理外包服務,帶動了環境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治理契機逐漸凸顯,在傳統的EPC模式的基礎上,BOT(建設-經營-轉讓)、DBO(設計-建造-運營)及委托運營等模式逐漸興。目前,無論是投資運營商還是EPC(公司受業主委托)企業均在積極拓展第三方治理市場。
案例
(1)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治理項目——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為我國首批試點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踐,有利于提高燃煤電廠污染治理工程建設質量,以及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方便引進社會資本、緩解電廠環保設施建設資金壓力;可以發揮環境服務公司的專業優勢,促進環保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第三方治理模式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15年9月先河環保公司簽署了河北雄縣包裝印刷VOCs治理及資源化利用PPP框架協議。子公司先河正源將提供VOCs第三方治理的整體服務。公司將全面開啟第三方治理+資源化+在線監控平臺模式,擬將雄縣打造成為VOCs類首個標桿項目進行推廣,項目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借VOCs收費標準落地,公司該項業務將受益并加速推進。
(3)2016年5月9日,沈陽綠色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綠環集團”)與沈陽城市公用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公用集團”),就燃煤鍋爐尾氣末端第三方治理及運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綠環集團發揮人才及技術優勢,承擔起對公用集團下屬所有供熱單位燃煤鍋爐脫硫、除塵、脫硝等尾氣末端治理工程的改造及日常運營維護工作。
PPP治理模式

在PPP方面,由于大氣治理多采用社會管理手段,較難形成政府為主導的采購公共服務項目,PPP模式在大氣治理領域落地存在一定困難。2015年,許多地方政府與企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如先河正源與河北雄縣政府就其境內包裝印刷行業VOCs綜合治理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為行業內第一個PPP項目,之后三維絲與與榮成市建設局簽產業園熱電聯產PPP項目、廊坊與軟銀中國資本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進行燃煤鍋爐提標改造、蘇州相城區與惠龍公司合作集中供熱項目等。但是這些項目的落地,需要更復雜的交易機制才能解決,在這方面展開工作努力仍需探索。
案例
(1)2015年5月28日,江蘇蘇州相城區率先采用的“PPP模式”治理大氣污染工程啟動,專家進駐現場著手規劃設計。三年內,這個區陸續關閉兩座小熱電廠、淘汰300余臺燃煤小鍋爐,改由望亭發電廠集中供熱后每年可減排煙塵7450噸。
望亭發電廠、相城城市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蘇州惠龍熱電有限公司三方簽署聯合治理大氣污染合作框架協議。央企望亭發電廠投入1.5億元進行供熱機組技術改造,然后鋪設全長37公里的三根管網,向相城區的蠡口、北橋、渭塘、陽澄湖等片區集中供熱。相城區與民營企業蘇州惠龍熱電有限公司出資6億元,共同組成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三年內逐步關閉兩座小熱電廠和淘汰300多臺燃煤小鍋爐,實施集中供熱。
(2)2015年10月,三維絲公司與榮成市人民政府石島管理區城鄉建設局簽訂《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熱電聯產項目PPP項目協議》及《補充協議》,項目合作期30年,總投資額約10億元。
公告顯示,項目采用BOT方式建設運營,三維絲和榮成市人民政府石島管理區城鄉建設局雙方以現金形式共同出資或三維絲出資設立的項目公司,承擔本協議下的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維護等權利與義務。項目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大氣治理主要上市公司業績
目前,E20研究院跟蹤到的環境治理上市公司約80家,業務為水務和固廢領域居多,業務涉及大氣治理的上市公司約15家,其中以大氣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約為10家(不含環境監測),其中8家以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業務為主,2家為環保材料、藥劑銷售。以下對以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為主業的8家上市公司以及3家環境監測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進行了盤點,如圖所示。龍凈環保總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三個指標均************。

圖1總資產及增長情況

圖2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

圖3凈利潤及增長情況
四、趨勢展望
政策趨勢:環境效果時代到來
對冶金、化工、鋼鐵等工業行業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將加強。在火電與其他燃煤工業鍋爐行業之間一直存在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雙重標準:火電標準高,而燃煤工業鍋爐標準低,《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發布,是針對其他燃煤工業鍋爐提標改造啟動的信號,預計未來改造力度會持續加大。
VOCs領域,排污收費征收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行業開征VOCs排污費,北京、上海已經出臺實施細則,隨著國家對VOCs治理重視程度的增加,預計未來征收排污費的VOC種類、行業以及地域范圍都將進一步擴大。
市場趨勢:熱點細分領域市場不斷釋放
脫硫脫硝除塵市場:火電行業,超低排放市場將全面放開。從中電聯提供的現役火電裝機容量數據來看,2015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火電裝機分別為43422萬千瓦、26375萬千瓦、25463萬千瓦,以每千瓦超低排放改造單價100~150元/千瓦測算,則東部地區的改造市場空間約434~651億元;如果全面推廣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后,則預計全國超低排放改造市場空間為952~1429億。冶金、化工、鋼鐵等非電行業,隨著對其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加強,其市場空間也將逐漸開啟。
VOCs治理市場空間打開?!笆濉盫OCs納入總量控制指標是大概率事件,預計國家將在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開展VOCs綜合整治。E20研究院預計,“十三五”期間,其市場規模將超過1400億元,,其中對監測設備的需求在600億左右。
環境監測企業持續受益。監測數據是環境治理的基礎,環境監測行業不斷享受到政策利好。在大力推進環境監測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環境監測在“十三五”期間的市場空間依然廣闊,環境監測領域有望快速發展,從事環境監測的雪迪龍、先河環保、聚光科技等公司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外,對著政府大力推動通過PPP以及第三方治理等方式實現政府市政環保服務的采購,未來區域環境治理、環境咨詢、環境服務等將會成為產業發展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