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京津冀區域PM2.5同比下降近兩成
來源:www.hbgetai.com發表時間:2016-10-08
從今日(29日)舉行的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會商會上獲悉:基于近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深化,特別是今年1月至8月以來,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現區域PM2.5同比下降19.2%。“通過數據比對,從2013年到今年9月,夏秋交接重污染發生的頻率減少了,程度下降了,極端重污染顯著減少。”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說。
據介紹,通過開展大氣污染“冬病夏治”行動,為有效應對冬季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做好準備。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說,京津冀三省市每年散煤消耗近4000萬噸,是冬季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在廣大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打破長期以來用煤做飯、取暖的生活習慣。
同時,對電力、鋼鐵、建材、石化等排放量大、傳輸距離遠,對區域空氣質量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開展了積極整治。截至目前,京津冀共完成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4265萬千瓦,占全部火電機組的84%,遠超占比32%的全國平均水平。
通過建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過程應急管理決策平臺,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由過去“大水漫灌式”的減排方式轉變為精準減排。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預報員汪巍提示,國慶節期間,京津冀大氣擴散條件前期略差,后期逐步轉好。10月1日至4日京津冀中南部和河南北部污染物逐漸積累,其中2日至4日可能出現持續中至重度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石家莊、保定、廊坊、衡水、北京、新鄉等。4日夜間至7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好轉,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首要污染物主要為PM10和PM2.5。
柴發合指出,現在這個時候的空氣污染與采暖期情況不同,主要污染源來自火電、工業燃煤、鋼鐵、水泥、玻璃、焦化等工業排放和機動車尾氣排放,秸稈焚燒和農耕作業也是污染源之一。
“在不利氣象條件下,要強化對各類污染源的管控,杜絕違法排污、超標排污,禁止秸稈焚燒和落葉焚燒,為公眾國慶長假提供一個良好的空氣質量。”柴發合建議。
目前,距離采暖季還有一個多月,針對今年冬天可能出現的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冬明春”要確保完成散煤清潔化改造任務;在不影響工業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冬季污染排放,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并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
相關新聞
相關產品

HH-QEF-0.7燃燒器型式試驗證書
10MW-40MW分體式超低氮燃燒器<80mg/Nm3超低排放
低氮燃燒器氮氧化物排放<80mg/Nm3
0.35-14MW全預混金屬表面燃燒器(NOx<30mg/Nm3)
4000-16000KW超低NOx排放的燃油、燃氣整裝燃燒機(NOx<80mg/Nm3)